- Jun 06 Thu 2013 23:33
只用44個字就把人生講完了 !
- May 31 Fri 2013 11:40
灰色地帶
- Oct 31 Wed 2012 00:08
隱形眼線與化妝式紋眼線剛紋好的眼線比較濃粗些並非所見即所得須等結痂後變淡變細才自然
- Jul 27 Fri 2012 07:27
970818
- Feb 02 Thu 2012 12:01
媽媽教具之對對看
媽媽教具之對對看這是媽媽參考世X圖書所提供的12~24個月可以玩的玩法準備材料:1.瓦楞紙2.美工刀及剪刀3.水彩,彩色筆,蠟筆均可做法:1.先將瓦楞紙裁切大小適合小小孩玩的尺寸2.在瓦楞紙上繪上可愛的圖案(建議剛開始還不太會控制切割及裁剪時不要設計太難的圖形)3.替圖形上色增加豐富度4.先以小刀切割外圍,僅需切一小塊,夠剪刀放入繼續裁減即可(媽媽的經驗是以剪刀較容易剪出漂亮的圖形,但必須先以小刀開口)玩法:1.簡單點將圖形取出,請小孩對應到正確的外框2.可以延伸成完影子遊戲,依影子找圖案這個教具可以訓練小孩的觀察力,及手眼協調的能力,玩對對看時和玩拼圖一樣可以訓練專注喔----------------------------------------------------------------------------------------------------------------------------------------[對對看] [好笑的蘋果][小鴨子][一看就知道來混的葉子][藍色小汽車][可以透過光線玩影子遊戲][像媽媽一樣沒甚麼繪畫天份的,也可以網路找圖直接貼上裁減即可]
- Feb 02 Thu 2012 06:31
騙過稿費ㄉ小文章
騙過稿費ㄉ小文章我ㄉ家在離島,高職求學時便離家在外, 半工半讀租房子,生活一切所需都要自已張羅,那時工讀工作較不固定,後來工作關係曾在幾個城市住過,就這樣過ㄌ幾年,有一天夜裡醒過來,黑暗中竟不知道自已身在何處?當時幾秒有點慌,心想自已到底在哪裡,寂靜ㄉ夜裡突然傳來表妹打呼聲,心才定下來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夢裡不知身是客ㄉ滋味,在現實生活中要工作又要讀書,面對生活種種壓力,二十歲ㄉ女生多麼希望在家人呵護下成長,常想起家中ㄉ父母眼淚不知不覺流下。在遇到生活挫折時,總希望家人能在身邊為我加油鼓勵,然爸媽在鄉下,姊弟各居四處,遇到不如意ㄉ事,很感謝有週遭ㄉ朋友安慰在外面居住這些年,一直惦記爸爸ㄉ交代,對自己ㄉ行為負責,我門都了解沒有人會在身後幫你打理,一切因此學會ㄌ對自已負責。成長ㄉ路上有風有雨,跌倒受傷後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也因此深深了解像我這樣平凡人家出身ㄉ人,必須腳踏實地、真誠待人、充實進修、才能在自已ㄉ領域中的到掌聲。曾刊登聯合報或許是住在漁村ㄉ關係,似乎從小就知道國中畢業,就必須離開家鄉到都市工作。也因此青春ㄉ歲月添加許多離愁。一直記ㄉ要離家前一天和媽媽去市場,她問我想ㄔ什麼水果?我回答水梨,當時水梨算是較貴ㄉ水果,媽媽買ㄌ幾顆給我,隔天我便坐船離開漁村到都市過著另一種生活。剛離家ㄉ那幾年總是不習慣,雖然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生活過ㄉ很充實,卻常在一個人獨處ㄉ時候,想起家人,然即使再一個各地方待久ㄌ,也沒有歸屬感,會覺ㄉ自已是過客。 印象最深是有一年中秋節,在星期三因時間太短沒有回家。那是我第一次在外地過節,夜晚煙火在天空為黑夜綻放出美麗火花時,我躺在床上,回想剛才在電話裡,媽媽問我有沒有買月餅,眼淚也不知覺流ㄌ滿面。這些年在外地住久ㄌ,早已習慣或許哪一天會搬家。或許生活ㄉ不確定讓我對物質享受較不講究,一個便當一碗麵,偶爾ㄔ好一點就覺ㄉ很滿足。然這最感謝還是曾經一起走過人生每個階段ㄉ朋友,有些同事朋友早已失去聯絡,有些也沒有聯絡ㄉ理由,但一起走過ㄉ歲月,卻是這輩子最可貴ㄉ回憶。年輕時把流浪當成一種浪漫美,揹起背包坐上火車,一個城市住過一個城市,追求所謂理想。然隨著年齡增長後才明白,漂泊最終ㄉ目的是為ㄌ尋找另一個可以停靠ㄉ港灣,當我在黑暗中徘徊時,熟悉ㄉ燈光將指引我回家。曾刊登青報這次回家巧遇廟口池隆宮池府千歲聖誕做大戲,放好行李,便趕緊隨媽媽去廟裡拜拜。從國中畢業後,便離家求學工作,每次回家都是來去匆匆,這是十多年來回家第一次再遇到,可算是重溫兒時舊夢。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廟內鮮花水果、牲禮、十分豐盛。戲台上歌仔戲演員正在演著濟公傳奇,十分逗趣。然雖是週末看戲ㄉ人非常少,小時候廟口做大戲可說是暑假大事,非常讓小孩期待。歌仔戲從下午兩點半開始扮仙,但我們小孩從中午吃完飯心情就變ㄉ不一樣,開始纏著媽媽說要出廟口看戲,媽媽很了解,便從錢包裡拿出錢,每人五元,我便開心和同伴去廟口看戲。這時廟口沒有人在賣吃ㄉ東西,小時後並不是這樣ㄉ,廟庭集滿ㄌ人潮,賣吃ㄉ更多,棉花糖、黑輪湯、冰球、抽糖果、芋頭冰。大人忙著拜拜,老人忙著看戲,小孩忙著買東西吃東西,好快樂。若是這時能遇到舅舅或姑媽,可算是喜從天降,他們都會拿五元或十元給我。歌仔戲結束最後一天下午,會撒糖果及餅乾,從戲台上撒下來,大家搶成一團,通常只要能撿到一、兩塊糖果就要偷笑ㄌ。這些年資訊媒體發達,想看什麼節目都有。生活更是富裕,想吃任何特別ㄉ食物也不用等到特定ㄉ節慶,但我真ㄉ粉懷念那段全村ㄉ人,在涼快ㄉ夏夜裡聚集在廟庭看歌仔戲及小孩子都對食物很珍惜ㄉ年代。曾刊登青報國中畢業那年,我獨自到高雄投靠三姐,兩人開始展開半工半讀ㄉ夜校生活。白天在工廠打工,我被安排在第一線,負責在輸送帶前面放基版,零件,需搬一箱一箱貨品,對從為做工ㄉ我,體力上實在吃不消,下班後又要趕到學校上課,不到三個月我就患ㄌ重感冒。記ㄉ那天下班回來,全身非常不舒服,又發燒。姐姐叮嚀我一定要去看醫生後,便去上課。當時天色已暗,又下著細雨,我到前鎮某家診所看病。醫生大約五十來歲,當他看完我ㄉ資料,也問完診後,親切告訴我ㄧ個人住在外面要小心喔!下課後天氣涼,要記得多加一件衣服,按時吃藥,多休息,身體很快就會好起來。我不記ㄉ什麼時候離開診所,只記ㄉㄧ路上我淚流滿面,想起家鄉父母,想起以往生病時父母親在身旁虛寒問暖,而此刻我身在異鄉,這位醫生ㄉ隨口關心有如父母ㄉ叮嚀。這些年有機會在醫療機構工作,我總是比別人多嘴,在幫病人清理傷口,換點滴時,經常詢問病人有沒有比較好,還痛不痛,或許這只是不經意ㄉ關心,但我相信,應該也曾溫暖那些身在異鄉人ㄉ心。曾刊登自由時
- Dec 30 Fri 2011 00:30
20061006 月圓里佳(一)~【石卓山、頂笨子山】尼雅烏支那之迢迢行
20061006 月圓里佳(一)~【石卓山、頂笨子山】尼雅烏支那之迢迢行日期:2006.10.6(五)【石桌山行程】人員:一家四口(兩大兩小)天氣:晴記憶中已經很久沒有風塵僕僕連開300多公里的路了,這次的里佳(舊稱尼雅烏支那)風情之約,讓原本對里佳地理位置還有點模糊的我們,在中秋佳節披星帶月南下會合。一句話~「露營區集合」,好遙遠的集合地點啊!清晨三點多,在後車箱裝滿了這幾天的民生用品後,小小的車影已經奔馳在南下的高速公路上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後,在南投休息站短暫休息,正好在清晨六點前,車子滑出了嘉義中埔交流道,一路奔向似乎極為陌生卻又極為熟悉的「阿里山公路」去了。06:35 在中埔買了些東西、加滿了油,此刻剛好橫過台三線,來到距阿里山遊樂區60K處。中埔交流道至此約9K左右。07:30 沿途賞景慢行,再行約34.5K左右抵達169縣道叉路,指示牌標示往達邦、里佳29公里,右轉169縣道繼續慢行賞景。續行6.5K左右被眼前景象嚇了一跳,一條路硬生生斷掉了,前方便道附近幾輛怪手、工程車等待施工中。緊急電話求援方知此路第三號橋已經毀損,必需另尋他路,回程才發現在台18也有指示牌標示,只怪我們人生地不熟,陌生人先吃個陌生虧了。還好時間尚早,原路退回見到169縣道27K里程標示,待見到22K里程標示後,便回到了台18。08:00 回到台18。想想還有一些時間,但也不能跑遠。翻開南島地圖發現附近有一座石卓山,就去碰碰運氣了。08:15 運氣不錯,在台18回頭的路上開了不久後,在馬路右手邊一處開墾地山頭延伸下來的小水泥路叉路口,看到褪色的三角點噴漆記號。於附近路邊空地停妥車、整裝完畢後出發。此處為台18之48.5K附近。08:34 上抵電桿隙頂#10分7叉路,取右續上。08:42 順著水泥小路上行,再沿著左側山頂圓形水塔下方茶園小徑上登,即抵石卓山基石。此處視野不錯,不遠處還有一座等高的類似山頭。可能就是下方電桿上標示的另外一座三角點山頭(西峰),待會再探探。石卓山(或石桌山),標高1385公尺,三等三角點No.5026。08:59 改由左邊較寬敞山徑下山。09:03 抵風水處,下接小水泥路。09:04 接到另一個叉路口,電桿隙頂#10分9。09:05 往裡頭續行,抵電桿隙頂#10分8,有祥馬主峰、西峰的箭頭標示。09:13 續行抵叉路,取左上行。09:14 抵達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C73,位在水泥儲水塔對向路邊。西石卓山,標高1395公尺,內政部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C73。09:21 剛好接到電話,準備下山會合。無暇再仔細探訪,原路下山。09:27 抵第一登山口叉路。09:29 回到停車處。回頭行車約1K經169縣道叉路續行往十字路。【頂笨子山行程】人員:SamHuang夫妻及兩個女兒(小一及小四)&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一及小二)天氣:晴09:52 抵十字路會合,位台18之63K處前,準備右下往特富野,此處為最後補給站。10:10 經5.2K過巴沙那大橋,再1.9K經特富野山莊穿過牌坊。再2.3K接到了169縣道之33.5K里程處,右方有施工警告標示。取左上沿169縣道續往里佳前進。10:46 抵達公路高點右側之頂笨子山登山口。大約在169縣道43.7K左右公路越嶺點小空地邊。11:11 整裝後出發,先上坡再一段下坡路。11:20 途經竹林區山徑。11:26 經過一個小陷阱,掛有一隻鳥屍。11;31 經巨木。11:44 經寬闊處左下。11:48 穿過亂竹林。11:52 再穿過竹林區山徑。11:54 接上寬大山徑,氣氛不錯,可惜好景不常。12:00 再度進入雜草竹林區,續右上小徑。12:04 再接上較為寬大山路,似乎是因為倒竹等因素,路徑偶有迂迴之勢。12:15 經左下叉路,應可下抵另一個登山口。續直行。12:20 竹林區陡上。12:30 經斷頭大樟木,香氣撲鼻。12:36 經一段平緩路段。12:39 進入平緩竹林。12:42 登頂頂笨子山。續前行茅草崖邊,在雲霧之下,隱約可俯瞰下方的山野景致。頂笨子山,標高1680公尺,二等三角點No.1187。13:42 午餐休息後,原路下山。13:52 再經斷頭大樟木,香氣依然撲鼻。13:56 繼續下行。14:07 抵達右陡下叉路,決定原路下山。14:16 經寬闊山徑再左入小徑。14:24 右下舒爽寬徑。14:26 左下竹林山徑。14:52 鳥屍處。15:01 最後一段拉繩陡下。15:04 抵登山口。15:12 全員開車續往里佳前進。15:14 經169線道44k處,右上小水泥路可能是頂笨子山另一個上登處。續行至169縣道最後里程標示51K處,再0.2K經里佳國小馬路急轉左下。再0.3K抵丁字路口,左行可往多陽山(楠梓仙溪古道),左右路線均可繞行一圈。15:47 抵達營地。原先排定的爵爵斯古道探訪,今日暫且不去,小朋友已經吵著要烤肉了。16:30 小朋友口中的老人隊先去探探明天的路線。探到多陽產道水泥路盡頭止,就回營地一起中秋烤肉賞明月了。21:30 今日必需早早入眠,歷經一日夜的長途跋涉,重頭戲明天才要開始。還好今晚中秋夜的月亮非常害羞,躲在雲裡不太探頭。就在月娘躲了好一會後,於月我兩相忘的朦朧之際,慢慢進入了夢鄉。 ▲ 1.前方山頂圓形水塔下方茶園小徑上登即抵石卓山基石。 ▲ 2.石卓山,標高1385公尺,三等三角點No.5026。 ▲ 3.頂笨子山上山途中。 ▲ 4.頂笨子山的竹林幽徑。 ▲ 5.頂笨子山~兀立山徑中的巨木。 ▲ 6.頂笨子山,標高1680公尺,二等三角點No.1187。 ▲ 7.頂笨子山下山途中。 ▲ 8.穿過頂笨子山山徑中的亂竹林。 ▲ 9.尼雅烏支那,里佳的由來。
- Dec 26 Mon 2011 09:50
猴子理論~傳統價值
猴子理論~傳統價值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馬上會被淋濕。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馬上水噴出來。每隻猴子都淋濕了,每隻猴子都去嘗試了,發現都是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 因為有水會噴出來!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猴子(稱為A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這隻A猴子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海K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新猴子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這新猴子去拿香蕉。這新猴子嘗試了幾次,被打的滿頭包,還是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另外一隻新猴子(稱為B猴子好了)關到籠子裡,這隻B猴子看到香蕉,當然也是馬上要去拿,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K了一頓。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 ,(這叫老兵欺負新兵 呵呵!)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人扁。這就是「傳統」的由來。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Dec 14 Wed 2011 03:33
北京台灣 重慶 民革書畫家交流會
北京台灣 重慶 民革書畫家交流會 北京台灣 重慶 民革書畫家交流會 2010.6.8日與北京來的教授四川美院舉行學術研討會,在戴笠辦公室舊址 張大千是四川人, 孫 教授的老師是 張大千 先生提到生前相關事。 參與者李曉萍、張長宏、陳昌齊、楊明、張春新 參與者北京代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何丕洁 中央美院崔玉石教授 台海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方主董事長 台海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胡雪萍副經理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李薴副部長 重慶代表: 重慶:西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曹建 重慶現當代美術研究所凌承棉所長 重慶嘉華文件傳播唐健總經理 民羊重慶:市委副主任:熊一娣 重慶市海外交流會代其傳副主任 重慶農家科技出版社:黃昌銀 中共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副書記:林彬 中共重慶市大渡區委副書記:劉本榮 重慶涪陵區況東權常委 台灣代表: 孫家勤、陳合成、于美珍(于磐)、 舒 老師 台灣藝術家代表孫家勤、陳合成、舒老師、于美珍(于磐)現場 合作畫 全體參與人員在戴笠辦公室舊址留影 崔石玉教授 于美珍(于磐)開筆 孫老師補石 陳合成主任畫樹幹
- Dec 14 Wed 2011 03:32
重慶涪陵書法比賽頒獎
重慶涪陵書法比賽頒獎 重慶涪陵書法比賽頒獎 六月六日重慶涪陵的氣侯不定,時悶熱也時而涼,場面非常隆重下著綿綿細雨,但也不影響活動。 北京中央美院崔玉石教授、臺代表孫家勤、陳合成、于美珍(于磐)、舒老師為書法得獎者頒獎。參賽現場于美珍(于磐)問小朋友學多久,回答學僅一年,小朋友寫的相當好,但是沒繼續會前功盡棄的。 于美珍(于磐)小朋友合影 于美珍(于磐)小朋友合影 介紹頒獎者 台上頒獎者 頒獎者再台上隨意行為實在不雅 送獎狀來 得獎者 得獎者 看小朋友很緊張 獎狀 于美珍(于磐)問小朋友得獎心情 冒失的隨意行走 陳合成主任、于美珍(于磐)會長、北京藝術家孟慶江關心學生們 陳合成主任、于美珍(于磐)會長、記者 錢 先生、北京藝術家孟慶江 主持人 兩岸開幕剪綵 國民黨副秘書長主委張榮恭致詞 孫家勤致詞 國民黨副秘書長主委張榮恭 (大陸事務部主任) 接受田鶴年贈品 兩岸首長交換代表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