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即將任滿加州眾議員的華裔方文忠(Paul Fong)在今年轉換跑道,競選聖荷西華人居民眾多的第一區市議員。與其他7位候選人相比,方文忠被視為最有知名度的一位。
今年61歲的方文忠出生在澳門,在南灣華裔花農家庭長大,因長年推動亞裔參政而有南灣亞裔小區的“政治教父”之美譽,從於2008年順利當選代表硅谷地區的第22選區州眾議員,2010年連任成功,2012年因選區重劃當選為第28選區眾議員。
- Jun 11 Wed 2014 12:43
加州眾議員任期屆滿 方文忠轉換跑道競選市議員席
- May 27 Tue 2014 17:29
年薪50萬 難尋高級商管人才
本報訊(記者謝東波) 昨天,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和新浪樂居舉辦的“房地產人力資源戰略研討會”上,記者獲悉,武漢目前商業地產人才緊俏,年薪開到50萬元也難覓高級商業管理人才。
施瑞德人才會上發佈的報告顯示,該公司抽樣調查的50家房企中,商業地產人才需求量最大,其中商業管理、營銷、設計、前期開發等職位尤其緊俏。同時,新浪樂居的專項調查顯示,想進入地產行業的求職者達八成,其中31.4%的網友看好策劃一職,期望月薪為5000元。
- May 24 Sat 2014 21:57
青少年安全實踐嘉年華
羊城晚報訊4月19日,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聯合廣州市公共安全管理學會少年警訓舉辦的“小手拉大手”青少年安全實踐嘉年華海珠站活動,在海珠區珠影星光城廣場舉辦。
活動整合廣州市公安局交通、消防、禁毒等各警種的專業優勢,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游戲以及身臨其境的體驗設施,將青少年安全知識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學生和家長。
- May 22 Thu 2014 03:00
江西女大學生火車站遇害案一審宣判 凶手被判死刑
中新網南昌4月15日電 (蘇路程 王俊華) 4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南昌向塘火車站女大學生遇害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故意殺人罪、強姦罪、盜竊罪數罪並罰,判處被告人李永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法庭審理期間,被害人父母及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
- May 19 Mon 2014 10:21
併購題材股成“會飛的豬”
湖北境內有A股上市公司81家。從2013~2014年滬深兩市鄂股表現情況來看,最活躍的要數那些註重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公司,即便是在市場流動性不爽的情況下,相關公司的股價總能“深坑起跳”,大小機會充斥其間,讓潛伏的投資者獲益多多。就如本版昨天報道的華新水泥這樣的傳統行業公司,因秉承轉型理念,加大在環保領域項目開拓的力度,環保業務反倒已經實現盈利。以每股收益1.26元成為鄂股業績王。由此看來,多關註有併購轉型潛力公司的基本面,是我們要做的作業。這也是市場中人必須要把握的機會精髓,未來數年都會持續體現。 (原標題:併購題材股成“會飛的豬”)
- May 16 Fri 2014 18:54
我省專項治理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
長江商報消息 2018年治理覆蓋率將達100%
本報訊(記者 彭為 通訊員 胡貴玉)小區廚房廁所漏水、牆體開裂惹人煩?以後的新房或將明顯改善。即日起,省住建廳組織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行動,要求逐步改善,2018年新建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預防和治理覆蓋率達到100%。
- May 16 Fri 2014 18:53
保定樓市:突如其來的瘋狂(2)
據銷售人員介紹,最近有很多外地客戶專程趕來買房。新京報記者 秦斌 攝經過前幾天的搶購,東湖印象目前已無多少房源在售。新京報記者 秦斌 攝
(上接B11版)
- May 13 Tue 2014 23:46
警惕癌症殺手
2001年起,癌症持續高踞澳門十大死因之首,約3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本澳男士中4人就有1人會患上癌症,女士中5人會有1人患上癌症,因此,警惕癌症殺手刻不容緩。癌症,很多人忌諱或不願談及,若不幸中招時又不知所措。不少人亦沒有留意到,原來十日前就是“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二月四日定為“世界癌症日”,目的是喚起世人對癌症危害的關註,聯合全球、促進各組織合作,努力攻剋癌症。今年度主題是“消除癌症誤區”(Debunk the myths)。
以為癌症沒有先兆,是誤區之一。事實上,很多癌症是有警吿訊號的,不少患者身體不適,但沒有重視。結果至癌症晩期才發現,後悔不已。如能儘早發現癌症警吿信號,儘快就醫,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 May 13 Tue 2014 23:44
實現中國夢 得靠好家風
新華社訊 由光明日報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倫理學會聯合主辦的“以家風家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昨日在京舉行。與會者強調,優良的家風家教,對於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樹立道德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獨特作用。
會議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家風家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功利主義思想在社會的蔓延和滲透,家庭結構變化導致的傳統家風家教資源流失,我國成年人教育傳統的缺失以及電子產品對家庭日常交流時間的擠壓等挑戰。倡導和培育優良的家風,是最深層次的民生工程。
- May 11 Sun 2014 03:56
微生活(全民搜集平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