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作出如下決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
  關鍵詞:旗幟 道路 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國家治理體系 治理能力現代化
  (1)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3)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4)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
  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關鍵詞:產權保護 國企改革 民企準入
  (5)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6)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7)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
  (8)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
  三、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關鍵詞:反壟斷 反地方保護 農村土地改革 院士退出機制
  (9)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
  反對地方保護,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10)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
  (11)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縮小徵地範圍,規範徵地程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12)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落實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和穩健標準,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
  (13)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打破行政主導和部門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評價成果的機制。
  整合科技規劃和資源,完善政府對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機制。
  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佈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關鍵詞:政績考核 全社會房產信用數據平臺 學校、科研、醫院去行政化 大部門制 省管縣
  (14)健全宏觀調控體系。
  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企業投資項目,除關係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
  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快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核算制度,編製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臺,推進部門信息共享。
  (15)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
  (16)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統籌黨政群機構改革,理順部門職責關係。積極穩妥實施大部門制。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
  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關鍵詞:預算 稅收 央地劃分事權
  (17)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審核預算的重點由平衡狀態、赤字規模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
  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
  (18)完善稅收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
  完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
  (19)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國防、外交、國家安全、關係全國統一市場規則和管理等作為中央事權。
  六、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關鍵詞:農民財產權利 設市標準 戶籍制度改革
  (20)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21)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
  (22)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23)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
  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關鍵詞:放寬投資準入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對外投資主體
  (24)放寬投資準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
  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要切實建設好、管理好。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擴大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確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
  加快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商簽投資協定。
  (25)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改革市場準入、海關監管、檢驗檢疫等管理體制。
  擴大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開放合作。
  (26)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八、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關鍵詞:協商民主 新型智庫
  (27)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防止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法制化。
  完善人大工作機制,通過座談、聽證、評估、公佈法律草案等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28)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
  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29)發展基層民主。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
  (原標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kxntut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